光伏將太陽輻射能轉換為電能,屬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,且在轉化過程中不產生其他有害的氣體或固體廢料,又屬于環保、安全、無污染的新型能源。那么什么是光伏產業?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?
一、什么是光伏產業?
光伏產業是一種環保型能源產業。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,不需要復雜的中間環節,就可以直接把光能轉換為電能,將太陽賦予的能量送到每一個地方。與其他常規能源相比,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明顯的優越性:
一是高度的清潔性,發電過程中無污染、無噪音、無損耗,對保護環境極其有利;
二是絕對的安全性,太陽光一照射太陽電池就能發電,對人、動植物無任何傷害;
三是普遍的實用性,凡是能安裝太陽電池的地方就能實現“到處陽光到處電”的目標,可廣泛用于通信、交通、海事、軍事等各個領域,上至航天器,下至家用電器,大到兆瓦級電站,小到玩具,都能運用光伏太陽能;
四是資源的充足性,太陽的能量幾乎是取之不盡的。目前,從世界范圍來看,光伏發電已經完成初期開發和示范階段,光伏產品正在向大批量生產和規模化應用發展,其運用幾乎遍及所有用電領域。
我國76%的國土光照豐沛,光能資源產于較為均勻分布;與水電、風電、核電等比起,太陽能發電沒任何廢氣和噪聲,應用于技術成熟期,安全可靠;除大規模并網發電和離網應用于外,太陽能還可以通過抽水機、超導、蓄電池、制氫等多種方式儲存, 太陽能+蓄能幾乎可以符合中國未來平穩的能源需求。
二、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?
當前我國社會還處在高速發展之中,對能源的需求很大,我國的化石能源儲備卻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,因此不得不向外尋求能源合作,要怎么樣才能做到獨立自主、自給自足,這個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我們。而如果包含光伏在內的新能源產業能有所突破的話,我們可以減小對外國的依賴,大大促進能源獨立,保證國家安全。
其他發達國家早已提出了未來光伏發電的可實施方案,比如日本提出創世紀計劃,利用地面上沙漠和海洋面積進行發電,并通過超導電纜將全球太陽能發電站聯成統一電網以便向全球供電。據測算,到2100年,即使全用太陽能發電供給全球能源,占地也不過為829.19萬平方公里。829.19萬平方公里才占全部海洋面積 2.3%或全部沙漠的 51.4%,甚至才是撒哈拉沙漠的 91.5%。因此這一方案是有可能實現的。
早在1980年美國宇航局和能源部就提出在空間建設太陽能發電站設想,準備在同步軌道上放一個長10公里、寬5公里的大平板,上面布滿太陽電池,這樣便可提供500萬千瓦電力。但這需要解決向地面無線輸電問題。現已提出用微波束、激光束等各種方案。目前雖已用模型飛機實現了短距離、短時間、小功率的微波無線輸電,但離真正實用還需要一段路程。
2019年雖然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再次同比下降,但是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。2019年,我國新增光伏并網裝機容量達到30.1GW,同比下降32.0%;截至2019年底,累計光伏并網裝機量達到204.3GW,同比增長17.1%;全年光伏發電量2242.6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26.3%,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3.1%,同比提高0.5個百分點。
三、中國光伏產業的優勢
1、資源永不枯竭。
2、太陽能采集地的地理位置不高;相對而言,水電站或風電站對地理上的位置要求更高。
3、建設太陽能電站所需的時間和費用低于水電站。
4、使用太陽能不會造成環境污染,是一種理想的綠色能源,然而,原材料的開采和光伏產品的生產也將消耗大量能源并造成污染。
5、應用范圍廣,普通家庭也可以用太陽能發電。
因此,為了更有效地開發和利用太陽能,世界各國都在不斷開發太陽能光伏技術,充分利用這種“永不枯竭”的能源。
2020年,仍是我國光伏的過渡年,我們預計2020年競價項目規模可達到20-25GW、戶用市場5-7GW,加上未完成的2019年項目、特高壓、示范項目等,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5GW。隨著光伏產品價格的下降,光伏發電成本不斷降低,光伏發電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得到廣泛應用,相信2021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達到200GW以上。
400-855-1855
0592-3754999
郵箱:sales@mbt-energy.com 售后:service@mbt-energy.com